后来礼来投了两个亿,占了大概50%左右的股份。
第五十七条因监督检查、监测评价、稽查执法等工作需要开展抽样、检验的,不受抽样数量、地点、样品状态等限制,具体程序可参考本办法。(三)日常监管发现问题的。
药品抽查检验分工新版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首先规定了不同行政级别的药品监管机构的药品抽查检验工作分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应当对承担国家药品质量抽查检验工作的药品检验机构进行业务指导。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结果公开不当的,应当自确认公开内容不当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在原公开范围内予以更正。第二十四条药品检验机构应当对送检样品的外观、状态、封签等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情况进行核对,并对药品抽样记录及凭证内容、药品封签签字盖章等情况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予以签收。(五)特殊原因导致留存样品无法实现复验目的等其他不能受理复验的情形。
复验机构出具的复验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受理复验申请:(一)国家药品标准中规定不得复试的检验项目。不仅限于综合医疗机构,还包括专科和妇幼保健机构。
辽宁近日印发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辽宁各类各级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仅限于公立医疗机构,还包括纳入基本药物制度管理的非公立医疗机构。 本文转载自新华社。不仅限于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还包括二、三级医疗机构。
在数量比例配比方面,原则上公立和纳入基本药物制度管理的非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比例应达到80%及以上地方政府负责结合本地脱贫攻坚实际,制订政策、明确标准并推动落实。
进一步规范远程医疗服务,逐步完善远程医疗收费和报销政策。1.每个贫困县建好1所县级公立医院(含中医院),具有相应功能用房和设施设备。对于扶贫搬迁后新形成的行政村,在地方政府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前,可通过设置临时医疗点,为群众提供服务。(十一)加大投入支持。
指导工作标准包括: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医疗卫生人员三合格、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详见附件)。中央财政统筹卫生健康领域现有资金渠道,在分配卫生健康转移支付资金时,对三区三州和其他深度贫困地区予以适当倾斜。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科室建设和村卫生室中医药设备配置。采取组团式支援方式,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担任受援医院院长或副院长、护理部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帮扶团队不少于5人(中医医院可选派3人),每批人员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 政 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务院扶贫办2019年7月10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以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为主攻方向,全面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确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健康扶贫任务,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指导意见》,制定本工作方案。(二)医疗技术人员三合格。
3.每个行政村建成1个卫生室,具有相应功能用房和设施设备,能够开展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地方政府落实主体责任,加大投入,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在脱贫攻坚期内,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设备。
1.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的贫困县有一所县医院(中医院)达到二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鼓励各地继续开展面向村卫生室的免费医学生培养。建立健全压茬选派制度,通过从乡镇卫生院选派医师开展巡诊、派驻等方式,解决村卫生室缺乏合格医生的问题。靠近或隶属于市级行政区的贫困县,市级公立医院能够满足需求的,可结合当地实际不单独设立县级医院。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医共体内行政管理、医疗业务、信息系统等统一运作,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绩效,逐步用区域医保基金总额控制代替具体医疗机构总额控制。持续对乡村医生开展实用技能和适宜技术培训,提高乡村医生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中医药服务能力。
持续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等,加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力度。贫困县用足用好现有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的项目。
组织三级医院加大对深度贫困县的帮扶力度。3.常住人口超过800人的行政村卫生室达到《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国卫基层发〔2014〕33号)要求。
三、加强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四)加强县乡村人员培养培训。对于服务人口较少、按照现有渠道和补助标准不足以维持正常运转的村卫生室,县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进一步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督促地方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连片特困地区县,下同)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下同)纳入全民健康保障工程支持范围。各地要结合实际,按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贫困人口普遍认可以及可量化、可实现、可考核的原则,制订具体工作标准和实施方案,对照标准开展排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并于2019年7月底前将本地具体工作标准和排查结果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报备。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小的行政村可与相邻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可不设村卫生室。1.每个县医院的每个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执业医师。
县级财政要按规定落实好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医生补助经费。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等要支持解决贫困地区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
五、加强贫困地区疾病综合防控(八)全面落实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控三年攻坚行动。省内各地原则上不再另行制订标准。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实施健康扶贫、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分类救治工作,扶贫部门负责将健康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工作考核,医保部门负责实施医疗保障扶贫、将贫困人口纳入医疗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负责加强健康扶贫的投入保障。3.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
(五)统筹使用县域卫生人力资源。帮助贫困县县医院加强针对当地疾病谱的临床专科建设,提升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急危重症的诊疗能力。探索开展省域内非贫困县县级医院对口支援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定期选派医师到乡镇卫生院执业。2.每个乡镇建成1所政府办卫生院,具有相应功能用房和设施设备,能够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急危重症病人初步现场急救和转诊等职责。
2.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合格的执业(助理)医师或全科医师。卫健委:关于印发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9-07-19 08:42 · buyou 7月18日,卫健委等6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
按照《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国卫财务发〔2018〕38号)要求,做好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包虫病和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综合防治工作,开展现症病人分类救治。实现贫困县县级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拓展服务内涵,丰富服务内容,通过远程会诊、查房、示教、培训等形式,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关于印发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扶贫发〔2019〕45号 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医保局、中医药局、扶贫办: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开发〔2019〕15号),推动全面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制定了《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鼓励实行县聘县管乡用和乡聘村用,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聘用合格的医务人员。